研讨|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绘本阅读工作坊构建与运行实践研究
第四届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
研讨会征文选登
绘本阅读工作坊构建与运行的
实践研究
教师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复杂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范式。教师工作坊作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集教学、实践、研究于一体,能够助力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过渡,增强教师团队的自我造血机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昌平区秉承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所需要的研修理念、运行机制和团队研修实践策略,于2016年成立绘本阅读工作坊,聚焦小学生绘本阅读策略培养这一研修主题,对绘本阅读教学进行系统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探索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学习与推进机制。
一、工作坊团队的构成与角色分工
绘本阅读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在思考、交流、讨论中,对所研讨的问题形成新的理性认识,在基于问题、主体研讨、形成策略的循环中搭建教师螺旋上升的阶梯。
工作坊负责人为区语文学科教研员,是研修活动的促成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负责拟定主题,制定研修方案,指导课例研修,对工作坊研修起带领和推进作用。
坊内成员为一线教师,包括来自16所学校的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30余人,这些教师是研修的参与者。教师加入工作坊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一是负责人通过调研进行选择,再经由本人同意;二是个人申请加入工作坊,由负责人确定。保证将对儿童绘本阅读充满兴趣,对教学研究有需求,对学习长期保有积极性,对个人成长有期待的教师选择入坊,以保障研修效果。
工作坊研修的指导者由高校学者、专家或特级教师担任,为工作坊研修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二、工作坊团队的研修主题
当前,阅读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五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阅读的量与质,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从“学会阅读”到“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重要时期,教师的阅读教学应具备科学性、精准性、专业性的特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才会更加快速有效。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明白小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怎样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阅读策略,教学环节怎样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作用。所以,研究小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对其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绘本,因其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受小学生喜爱。它用文字和图画共同构建了让眼睛享受、心灵愉悦、精神滋养的美好世界。小学生阅读绘本,可以在感悟文字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体味图画中理解文学、提升审美素养,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发展想象能力,在多元主题的理解中提高道德修养。绘本作为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成熟阅读者和非成熟阅读者在解释文本时,呈现出不同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其认知策略使用的差异,具体到阅读领域,就是阅读策略是否熟练有效使用的差距。阅读策略是为了达到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阅读策略纷繁复杂,不同学者有不同论述与分类。工作坊基于统编教材的导向,着力研究预测、推论、联结、提问、图像化等阅读策略培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助力阅读素养的提升。
基于此,确定了工作坊的研究主题:小学生绘本阅读策略培养的实践研究。力图通过研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阅读资源,拓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路径,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明确小学生绘本阅读应该具备哪些阅读策略,探索阅读策略教学的途径,提高学生阅读素养;通过研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到研究型转变,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与精准度,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收集整理并提炼研究的过程性资源和终结性成果,丰富绘本阅读课程资源储备,形成典型经验。
三、工作坊的运行方式
工作坊研修是一种参与式培训方式,研修中,教师聚焦主题,针对每一次具体问题交流研讨,求同存异,凝聚共识,与一般的教师培训方式,如专家讲座、学习座谈或教研组研讨相比,工作坊是一个有教师参与的,有主题引领的历时性研修模式,其方向性、持续性和系统性都更强。实践中,以“一线贯通”、“二轮跟进”、“三点聚焦”的运行方式推进研修进程。
1.“一线贯通”
注重科研引领,规范研究路径,负责人带领教师进行论证设计,将研究主题“小学生绘本阅读策略培养的实践研究”申报区级科研课题并获审批。
主题的确定明确了研究方向,工作坊教师围绕“阅读策略培养”这一条主线进行持续、规范的实践研究。每次的活动,负责人带领教师结合具体的绘本教学情境,聚焦主题进行思考和梳理,解决每一个具体教学情境之下教师群体的“共性问题”。从《驿马》、《菊花娃娃》导读课,到《生命的故事》、《桃花源的故事》读后交流课,再到《躲猫猫大王》+《淡蓝色围巾》的整合阅读课,教师们梳理了不同阅读课型中阅读策略培养的不同要点。
2.“二轮跟进”
3.“三点聚焦”
四、工作坊的研修特点
教师参与工作坊研修有明确的动机,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增强自身对绘本的教学能力,借此获得专业技能。教师作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学习者,学习内容与形式应与他们已具备的实践经验和面临问题相联系,才能更好地唤起他们的有效参与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行为。工作坊旨在通过参与式研修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实践中做到“三个结合”。
1.工作坊规划与个人计划相结合
如,青年教师小D对自己的整体规划是:以工作坊为成长平台,通过市级、区级等多层级的学习、交流,向工作坊内优秀教师学习,提高绘本阅读教学能力,一年内上好绘本课,两年提炼整理出成果,三年形成自己的绘本教学风格。
还结合自己的规划设计了学期绘本阅读计划:以班级为阅读的课程设计单位,建构绘本特色阅读制度、多样阅读策略、智慧阅读内涵、创意阅读表达等班级阅读体系,意图促进家校合一的绘本阅读推进,形成独具特色的绘本阅读课程方案。并通过“三色笔”的动态阅读、“开卷五分钟”的分享制度、“多元评价卡”的评价制度来完成自己的班级读书计划,收获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是工作坊研修的主体,目标的确定,有利于主体激活成长吁求,明确前进方向,进行自我管理,让研修呈现积极向上的实践样态。
2.理论学习与问题解决相结合
3.个人备课与同课异构相结合
五、影响工作坊研修的力量
教师作为工作坊研修的主体,三重力量影响着他们的实践样态。
1.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渴望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期许和需求,是影响其成长的第一元素。“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为了看到更好的风景,我们一直行走在绘本阅读的路上,收获生命的精彩。”这诗意的语言,是工作坊共同的专业信念。在这样的平台中,教师资源共享、机会共享,遵循着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进行研究和学习,每名教师都此为乐,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被完全激活,个人成长速度非常之快。
2.工作坊专业的吸引力
3.工作坊管理的推动力
六、工作坊研修的收获与展望
工作坊运行两年来,多节优秀课例在全国、市、区级平台进行展示并获奖,多名教师的研究成果获奖或在核心期刊发表。工作坊的研究对区内绘本阅读起到了辐射和引领作用,儿童阅读兴趣高涨,阅读能力提高,读书活动蓬勃发展。
通过主题引领下的系列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力和执行力,培养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探索了科研为引领,实践为基础,课堂为载体的区域骨干教师队伍培养途径。
工作坊研修,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对教师评估体系的建构方面,尚未形成完整而有效的评估框架;在成果提炼与梳理方面,坊内教师能力差异性也很大,如何在这两个方面有效突破,是今后研修中需要关注并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倪燕《阅读策略教学推动阅读教学“精致化”》《新阅读》 2018年第8期
2.刘伟菁《教师工作坊研修的主题选择与运作方式》《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第8期
3.秦鑫鑫 武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研究》 2018年 第14期
作者简介
陈丽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往期精彩
1.研讨|习作没素材?无话可说?用绘本攻克这个教育中“大难题”!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求点赞、求转发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刘瑶
审核编辑 |张淼欣